内容目录
作文范文23
一、作文呈现
在湖南长沙举办的第27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上,动物学实验环节为解剖一条鲫鱼并取出鲫鱼的特定部位骨骼。240位参赛选手共产生 72枚金牌,前50名金牌获得者可获得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保送资格。不过这一比赛逐渐被夸张成“成功解剖鲫鱼,保送清华北大”,并且在网络走红。
以上事件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?
【范文】
深思明辨,莫让流言遮慧眼
“成功解剖鲫鱼,保送清华北大”,乍一看,甚是雷人。深思之后,方知又中了标题党的套路。对事件真相不明,人云亦云,导致网络流言泛滥。标题党很好地利用了公众的名校情结,社会心理中的晕轮效应,迷惑了广大网友。
“清华北大,欠杀鱼大叔一张文凭”的言论更是甚嚣尘上。能解剖鲫鱼,就能上清华北大?事实绝非如此。网友只关注结果,忽视了前提。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,进入决赛的中学生需要在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,可谓凤毛麟角。
在实验考试之前,需要超强的理论功底,才能让他们过关斩将。解剖鲫鱼,是对理论考试的有效补充,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。这本是全国竞赛值得称道之处,反成了不明真相、不懂竞赛制度的人攻击的对象。实验操作涵盖动物解剖学、植物学、细胞遗传学、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知识,绝非简单的解剖鲫鱼。或许杀鱼大叔解剖鲫鱼的能力超过了这些优秀学子,但他懂生物学知识吗?他的科研能力怎样?给他一张清华北大的文凭,他能成为国家未来生物科研的中坚力量吗?
——还剩1页未读——
一键下载保存
免费下载全部资源,还可以在线查看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
暂无评论内容